北京12月22日 - 10月时,一名地方环保局检查人员造访山东省的一个小村,视查煤改气计划的进展,她称村里的干部因为进度严重落后而红了眼眶2017年10月17日,唐山曹妃甸,中石油的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REUTERS/ Aizhu Chen多年来,这个小村一直为附近的煤矿及化学工厂污染所扰。检查人员向路透表示,这个村子居民已经废弃了煤炉,当局一直在加急为居民安装新的天然气锅炉。这些锅炉是宏大的煤改气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该计划,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及一些工业用户将从原先的使用煤炭改用天然气来取暖。中国经济在数十年来的突飞猛进之后,北京当局试图降低北方的空气污染状况。全世界都感受到了这一戏剧性转变的效应,国际天然气价格今年几乎翻涨一倍,至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10美元之上,创下2014年底来最高。
在当地能够深刻地感受到,政府机构与天然气生产商间的协调不力,同时也错估了需求。这种情况导致气天然价格劲升,一些居民在家受冻,许多工厂也因此被迫歇业。即便有天然气供应,在某些情况下也无法到户,因为替代性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尚未安装到位。我们能否达成目标关系到每个人的工作,”该检查员称。由于是敏感话题,她不愿具名,也拒绝透露是哪个村。在中国,政策目标一层层分解到村级官员时,目标通常会被理解为必须要落实的最低水平。“如果我们完不成目标,绩效评价将得到差评,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的饭碗,”这位检查员表示。她不愿透露具体目标。
据路透联系的官员透露,随着中国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几周,气荒也在升级,地方官员和燃料供应商已经开始互相指责。图表:中国自各国的LNG进口情况VS亚洲现货LNG价格 reut.rs/2BycFG4对于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地方政府有不同的理解,执行力度和速度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名河北省官员告诉中国青年报,河北已经对230万户家庭实施了煤改气改造,远高于180万户的目标。主要天然气供应商中石化和中石油高管告诉路透,政府官员和厂商之间在项目的数量和类型方面沟通不够,使他们低估了今年煤改气推广的速度。
“煤改气项目数量首先上报给县,然后逐级报到市、省和中央部委,”一名中石化高管匿名表示。“最后传达给我们的时候,已经太晚来不及调整计划了,”他说。春天稍早时,该中石化高管估计,今年天然气需求可能增长多达300亿立方米,而普遍的预估为不到150亿立方米。但此前三年天然气销售疲软,暖春也影响了天然气消费,因此他的同事们都对他的预测不以为然。但结果证实他的预测是正确的。今年1-9月天然气消费增长18%,远高于上年同期的速度。“我们9月底时感到即将发生短缺,”这位官员说。“中石化开始开足马力进行管道供气,但还是太晚了没能避免气荒。”
能源顾问公司IHS估算,中国2017年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可能较2016年增长40%。中石油一位高层称,他此前曾就需求提出过疑虑,并在6月底的高层团队会议上将他对于增长的预估提高到15%。但以历史趋势来看,他的预估被认为是不准确的。上述中石油高管表示,如果能与政府更好地协调,并早点开始为今冬做准备,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问题。中石油和中石化官方均未就此置评。周一,中国环保部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信息图文中指出,中石化和中国石油集团(CNPC)要对加剧的冬季用气问题负一定责任。
《“气荒”六问(图说真相)》,文中指出中石化的天津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投产延迟、以及中国石油集团的中亚输气管线供应量减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煤改气计划进度。在环保部官方微博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认为: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如果天然气的供应侧不出问题,民用“煤改气”的用量完全可以满足。环保部官员未就上述文章置评。天然气生产企业的高管称,他们难以向昂贵的存储设备投入更多资金;建造这些设备要耗费数百万美元和五六年的时间。